WHY MOVE?
「我們支持某位宣教士很久了,但是都不太知道他在海外做什麼耶!為什麼他跟著差會到海外宣教,就好像跟我們疏離了?」
「為什麼我們差派出去的人在宣教工場幾年後,不少人都回來了,宣教真的那麼難嗎?」
「宣教士待在工場數十年,為什麼一離開,當地事工不久後就停止了?」
宣教環境的現有挑戰
教會連結斷層
為什麼教會辛苦地牧養門徒,陪伴一個人從慕道友到教會領袖,但當他跟著差會到海外宣教,卻從此跟教會脫節?為什麼我們親愛的弟兄姊妹,會變成每年回來募款一次的陌生人?如何維持教會與宣教士的緊密關係?教會該如何與差會一起關懷宣教士?
宣教策略缺乏
其實,每年台灣教會都差派不少人到海外宣教,為什麼過幾年,半數以上的人都回來了?宣教士缺乏清楚的宣教策略與最終目標,導致行前訓練不易聚焦,在工場無法以當地語言融入群體、完整傳遞福音,亦沒有建立當地教會,事工容易隨著宣教士的離開而停止,無法交由當地群體傳承。
工場機制不足
宣教士通常以個人或單一家庭的模式前往宣教工場,缺乏區域基地、宣教團隊、顧問系統、同工關懷、工場管理、緊急撤退等機制,導致宣教士折損率高。
「為什麼我們差派出去的人在宣教工場幾年後,不少人都回來了,宣教真的那麼難嗎?」
「宣教士待在工場數十年,為什麼一離開,當地事工不久後就停止了?」
宣教環境的現有挑戰
教會連結斷層
為什麼教會辛苦地牧養門徒,陪伴一個人從慕道友到教會領袖,但當他跟著差會到海外宣教,卻從此跟教會脫節?為什麼我們親愛的弟兄姊妹,會變成每年回來募款一次的陌生人?如何維持教會與宣教士的緊密關係?教會該如何與差會一起關懷宣教士?
宣教策略缺乏
其實,每年台灣教會都差派不少人到海外宣教,為什麼過幾年,半數以上的人都回來了?宣教士缺乏清楚的宣教策略與最終目標,導致行前訓練不易聚焦,在工場無法以當地語言融入群體、完整傳遞福音,亦沒有建立當地教會,事工容易隨著宣教士的離開而停止,無法交由當地群體傳承。
工場機制不足
宣教士通常以個人或單一家庭的模式前往宣教工場,缺乏區域基地、宣教團隊、顧問系統、同工關懷、工場管理、緊急撤退等機制,導致宣教士折損率高。
MOVE差會要做什麼?
我們期待建立完整的差派機制
首先是「連結教會宣教」,和共同異象的本地教會連結,藉由明確的宣教策略與目標,共同預備與差派宣教士,同時,教會也將清楚工場端的運作機制,讓教會不僅可以及時關懷差派之宣教士,也能帶動會友對宣教使命有感而投入。
其二,MOVE差會期待差派宣教士「進入未得之民」,將提供完整、為期十個月的宣教訓練,模擬工場端情境生活,從語言與文化、生活管理,以及福音傳遞,提供實際操練,並建立回報機制、緊急退場機制,幫助宣教士前往目標族群,安置家庭與扎根宣教工作。
最終的目標,MOVE差會期待宣教士「建立當地教會」,使福音完整地傳遞至未得之民群體,包含(必要時)翻譯當地母語聖經、按立長老,經歷陪伴與輔導後,宣教士即可傳承並離開工場,定期觀察教會後續發展。
其二,MOVE差會期待差派宣教士「進入未得之民」,將提供完整、為期十個月的宣教訓練,模擬工場端情境生活,從語言與文化、生活管理,以及福音傳遞,提供實際操練,並建立回報機制、緊急退場機制,幫助宣教士前往目標族群,安置家庭與扎根宣教工作。
最終的目標,MOVE差會期待宣教士「建立當地教會」,使福音完整地傳遞至未得之民群體,包含(必要時)翻譯當地母語聖經、按立長老,經歷陪伴與輔導後,宣教士即可傳承並離開工場,定期觀察教會後續發展。
MOVE 差會團隊
陳維恩「Radius Asia」總幹事
曾在北美華人教會牧會,之後成為宣教士,在南太平洋的原始部落服事,建立當地教會,並見證當地第一批本土宣教士誕生。現為準宣教士建立充足的行前訓練、與教會差會之間的密切連結,使萬國萬民被神得著。 |
楊右任「舊鞋救命」創辦人
2014年發起「舊鞋救命」活動。從募集二手資源並提供沙蚤醫療,接續延伸開拓興學計畫、活水計畫、養雞農耕計畫,深入關懷非洲赤貧地區的結構性問題,並與國際組織、教會攜手,改善當地生活。 |
松慕強「iM行動教會」主任牧師
長期在都市發展成熟的地理環境建立教會,並牧養許多新時代思維的會眾,透過實體、網路、文創、新媒體等方式傳遞福音,執行門訓,對都市形態的福音工作有許多創新思維與實際經驗。 |